作为一名学生,在选课时可能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
海外大学的课程会根据学校要求分成必修、选修、前导课等多个类别,然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所修课程的数量与时间要求也不尽相同。许多学生由于不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或者自认为已经非常了解学校要求而忽略了在官方网站查找信息这一步骤,导致不能按时毕业等严重后果。
无视学校要求
Required、Compulsory、Pre-requisite、Withdraw这些在选课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英语词汇的准确意思分别是什么?中国学生普遍对必修课与选修课较为熟悉,而对其它名词鲜有了解。许多学生直接忽略了这些专有词汇,甚至有的同学会按照自己的想象为它们匹配错误的中文解释,导致在毕业时发现自己由于没有达到毕业要求而不能按时毕业。
海外大学的教授并不像国内的老师一样,将培养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在学校全职工作。教授们往往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处理学生个性化的问题。教授们负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在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的设定上享有自主权。有些教授倾向布置写作类型的作业,有些教授不安排期中期末的考试,甚至有的教授会在每节课中都插入随堂考试。如果选择了教学风格不适合自己的教授,未来的学习将会难上加难。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许多同学都对未来自信满满。然而,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与海外大学的学业情况并不匹配,一学期学习7、8门课已经不再现实。由于不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高强度学习,也没有为处理生活琐事的时间做出预估,许多同学会因没有适量选课,最终导致学习跟不上,甚至陷入学业危机。
除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课程外,海外大学中的许多课程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但是通过名字却不能准确判断该门课程的具体内容。面对上百门可以选择的课程,许多同学仅按照自己对课程名字的喜好直接选课,导致真正上课时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发现自己选择了难度较大的课程。
不知如何查找课程信息,或自己不想费心查找信息,这在留学生身上较为常见。于是,学生们选择结伴选课,跟随其他同学脚步,选择和身边朋友一样的课程。这样的选课方式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或者选到了教学方式不适合自己的教授,难以拿到高分。有的同学甚至会选择与学校毕业要求不相符的课程,导致不能按时毕业。
了解学校与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
合理、科学制作 选课报告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并确定最终的选课方案
协助学生进入选课系统,完成选课